退休理財#1 – 終身年金計劃

退休理財#1 – 終身年金計劃

 

近日按揭證券公司宣布推出「終身年金計劃」,給退休人士投保。此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基本資料可見 1 2 3,本文主要討論箇中細節。

 


1.回報又話3厘又話7厘究竟咩黎?

 

要計算回報,首先要知道自己幾時付出幾多,幾時取回幾多,才能得出回報率。「終身年金計劃」要先一炮過付出一畢錢(叫保險費),假設付出為上限的100萬元,之後可以每年定額取回7萬元,直至離開世界,所以有「年金率」為(7萬元/100萬元=)7%。

 

但如果唔好彩第一年取回7萬元後就離開世界,是否蝕(100萬元-7萬元=)93萬元給按揭證券公司?由於大多數人都會有咁嘅諗法,於是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有一項保證,就是保證投保人可以取回105%,所以萬一第一年取回7萬元後就離開世界,身後受益人都可取回(100萬元x105%-7萬元=)98萬元。

 

但是,如果經過了15年,累計取回合計(15×7萬元=)105萬元,已經高於保證的105%,即使15年後(即80歲)離開世界,受益人亦不會有額外的取回。

 

計算回報率很簡單,例如到達84歲(平均壽命中位數),由65歲起已取回了(20×7萬元=)140萬元,按內部回報率(IRR)公式計算,得出3.4%內部回報率,見下圖。

 

 

此3.4%內部回報率可以視為當初100萬元保費經過20年期間的年均回報,上圖可見,壽命逾高,內部回報率逾高(因為多些年份取回年金)。90歲以上可有高於5%內部回報率;不過,於投保後5年至15年之間,內部回報率只有1%以下(因為只有105%的保證回報)。

 

與一般保險一樣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是投保人與按揭證券公司對賭,投保人贏就是按揭證券公司輸。所以投保人壽命逾高,例如投保後20年仍然活着;或者投保首年即離開世界,投保人及受益人的回報就逾高。

 

大家亦不要以為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是政府優惠,如果按揭證券公司將保費投資於回報6%以上的投資物,已經有賺。何況「終身年金計劃」這項新業務與按揭證券公司現有業務十分配合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是收大錢付小錢,而按揭保險是收小錢付大錢(如果沒有再保險及出現理賠),收錢付錢模式恰恰配好。

 

退休人士投保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目的,未必講求回報去與按揭證券公司對賭。退休人士多數是為了在生之年有穩定的收入而選用年金計劃。但是,如果想死後留低大畢遺產,是不應該運用「終身年金計劃」。

 

 


2.「年金率」7%夠唔夠?

 

積金大反擊》第112頁討論的「4%法則」,說每年退休金取出4%便可以用過世,現在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每年取回7%,是否更好?

 

答案又是視乎壽命,還有通脹率

 

按揭證券公司的「終身年金計劃」7%年金率是固定不變;但「4%法則」是首年取出4%,之後按通脹率加減取出,以保持購買力。如果長年通縮的話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肯定較好;但如果是出現通脹(例如4%),大約15年之後,固定的7%年金就不夠用。

 

舉個例子,投保10萬元的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每年取回7000元,比「4%法則」的4000元多出3000元;但到15年後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仍然取回7000元,假設15年期間通脹率為4%, 「4%法則」則要取出(4000 x 1.04^15=)7203元,高於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7000元。可以說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於15年後便追不上4%加通脹。

 

如果將頭15年「終身年金計劃」多於「4%法則」的金錢儲起不用,即只用4%加通脹,用頭15年儲起的差額來填補15年之後的不足,這樣,收支不足的情況會推後到26年後(即91歲)出現,見下表。如果儲起的金錢有2%回報,可以到93歲,而5%回報可以到99歲。

 

 

「4%法則」的好處是按通脹調整提取金額,並且於離世後仍有資產留給後人,壞處是要自己打理退休資產。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好處是不用打理,但壞處是自生自滅,尤其逾高齡會逾不夠錢用。運用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人士,要有全盤理財的考慮,不要因為7%高年金派發的吸引,一開始退休頭幾年就洗大個頭,到後期追不上通脹。

 


 

  1. 「終身年金計劃」銜接「強積金」?

 

現時打工仔可以於65歲提取強積金,2017年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戶口可能只得幾十萬,但20年後,2037年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戶口會超過100萬。可是,現時公布的「終身年金計劃」上限只有100萬,如果超額認購仲要好像iBond一樣要抽籤,所以現時公布的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未必能完全銜接「強積金」

 

其他銀行及保險公司都有類似的年金計劃,但「年金率」、保證回報總額、年歲、投保金額等各有不同。大家比較時可以揭證券公司的「終身年金計劃」作為基準,不要只看「年金率」、內部回報率等,更要逐年列出付出及取回的金額,並且要模擬不同的壽命情況。按現有資料來說,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比市場上銀行及保險公司的年金計劃都要好

 

如果對強積金冇要求的人,退休後可將強積金戶口轉去「終身年金計劃」,繼續冇要求。沒有投資把握及投資經驗的,退休後手持一大畢錢,引來身邊不同的人士不斷出主意及不斷打主意,倒不如把心一橫轉去「終身年金計劃」,益自己好過益其他人。

 

「終身年金計劃」滿足了《積金大反擊》第116頁所提及的「容易提取金錢及終止計劃」兩大要求。以現時年金100萬元的上限,年金以外還需要有其他的退休後投資工具,選擇上可參閱《積金大反擊》第115至117頁。由於「終身年金計劃」的3%至4%年均回報及零波幅,配合其他退休後投資工具例如65歲後基金、債券、定期儲蓄等,甚至是高波幅的股票,只要計算好分配比例,整體投資的波幅都可降至2%以下,適合退休人士

 

市場上多一款投資產品給退休人士,是好事一樁。但現時年金市場較細,退休人士對之缺乏認識,按揭證券公司宜多作推廣,結合強積金提供一條龍服務。希望「終身年金計劃」可以有隨通脹加減(inflation adjusted)的年金、夫婦合併的權益提取(即部分留給最長壽那位)與及放寬總保費至500萬元(即每年最高取回35萬元,或每月取回3萬元),覆蓋更多高退休資產的人士。

 

 

下文續

 

2 comments
  1. 這個我不明白,以上所說的4percent也用完所有10萬蚊的積蓄,哪有錢留給後人呢?
    ——
    「4%法則」的好處是按通脹調整提取金額,並且於離世後仍有資產留給後人,壞處是要自己打理退休資產

    1. 本文只談年金的,不是談「4%法則」;上述是指自行改變年金的用錢方式,按4%法則的用錢金額去用錢,初期儲起年金部分金錢,後期才用,以填補通脹。

      「4%法則」見《積金大反擊》第112頁,由於「4%法則」不會於生前用完資產,所以離世後仍有資產留給後人;而年金除了保證金額以外,便沒有其他剩餘資產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