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積金策略交流#18 – 最佳的檢討日子

強積金策略交流#18 – 最佳的檢討日子

 

《積金大反擊》內的7招,與及本站所提及的另外3招,大多需要定期(約一個月)取得基金價格再進行檢討。《積金大反擊》及本站的每月回報都使用每月頭一個基金價格日進行檢討,那麼,不同的檢討日子會否出現不同的回報及波幅?

 

答案是會的。

 

以BCT的積金之選為例,用每月頭一個基金價格日計算,由2001年至2018年移動平均策略(6個月間距)的回報及波幅為8.28%及3.36%,動力投資策略(6個月間距)的為7.10%及3.87%。如果用其他價格日,例如一分為二的16號,一分為三的11號及21號,回報及波幅結果如下:

 

 

回報及波幅 移動平均策略 動力投資策略
每月1號 8.28%/3.36% 7.10%/3.87%
每月11號 8.14%/3.50% 8.19%/4.02%
每月16號 8.50%/3.82% 6.13%/4.09%
每月21號 6.19%/3.94% 6.26%/4.24%

 

 

可見移動平均策略對價格日的敏感度較低,而動力投資策略對價格日的敏感度較高。

 

上表只是移動平均策略及動力投資策略於BCT的積金之選的情況,不同策略、不同間距於不同計劃的表現各有不同,但大體上用每月頭一個基金價格日計算的結果較好。

 

外國網站對此現象早已有研究(見 1  2),結果都是月頭月尾較好。但由於「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」,以往的好運或價格模式未必於將來適用,將來使用月頭月尾的價格未必一定較好,所以要有對應此「價格日風險」(timing risk)的方法。

 

 

https://alphaarchitect.com/2017/06/29/tactical-asset-allocation-day-month-matter/

 

 

 

減低風險的方法不外乎是分散(diversify),《積金大反擊》的第1招大包圍策略是面對未知風險的較佳應對方法。將強積金資產分作多份,每份用不同價格日進行檢討,便可以減低「價格日風險」,這做法其實與真正的平均成本法相似,有人將它叫做portfolio tranching

 

除了打散日子,亦可打散月份,以往年度策略檢討提及了可同時使用不同月份間距,是打散月份的例子。

 

另外亦可以分散策略,50/50是分散兩個策略,當然加入第8、9、10招又更加分散。

 

最後《積金大反擊》內提及用2、3個計劃,是進一步打散風險的做法。

 

Portfolio management 如果做到上述那麼進階,已非一般打工仔所能操作。作為工餘DIY的手作仔,強積金用2、3個計劃、50/50、一兩個月份間距、一個月頭一日價格已經夠用。好像一般駕駛人士考獲私家車自動波已經足夠,而進階狂熱人士考獲船牌、飛機牌、潛水牌可以進一步上天下海。

 

一樣米養百樣人,大家按能力按喜好各取所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