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生活

疫情下的生活

 

投資嘅嘢,賺有時、蝕有時,沒有用槓桿而滿手股票的,年初至今大多蝕20%至30%左右,在4%至6%按月波幅下都未算最極端。雖然或者遲啲仲有第二波,不過相比起有破壞性的地震、山火、海嘯,疫情只是暫停了人們活動,像點了穴,但基本因素沒有改變,嘢照樣要食,旅行遲些都是要去,日後疫情過後場場爆,做都做唔切。

 

個人理財老生常談說要有3至6個月開支的cash 放喺銀行應急,依家大家應該知道點解。跟住另一老生常談的資產風險管理,例如「按年歲定波幅」及「100-年歲」,對臨近退休人士尤其重要。如果65歲喺今個月仲係滿手股票,今個月會心理失調甚至心臟病發。但如果有執行風險管理,會像是手持核心累積基金及65歲後基金,於今年出現10%左右的資產下跌幅度,見下,應該能夠承受得到。

 

 

取自under development 的App,希望此App今年能面世,讓大家輕鬆管理強積金投資,敬請關注,留意MPFDIY.com 及 facebook.com/MPFDIY 的消息

 

 

 

投資檢討其實很簡單,就是忘記過去的賺蝕,不要被過往錨碇(anchor effect) ,而是此刻的資產面對將來應作如何部署,投資策略背後的假設有否被近期市況打破(見下文)? 投資策略有否切實執行?還是憑感覺胡亂投資?跌少少已經急忙賣清,升少少又學人撈底,一來一回蝕多幾重。

 

只有將投資策略持之以恆的人,哪怕是趨勢或價值,是於疫情逆境過後最快翻身的一群。

 


 

接下來轉移視綫去其他生活。

 

疫情下大家待於家中時間增多了,除了增進一下與家人的關係之外,都有一些事情可做。

 

第一樣是打機,其實筆者沒有打機好幾十年,近月因Switch 又接觸電子遊戲,與下一代共享打機時光。行一轉黃金商場買機買game 買手掣,迫人過行年宵。近期因為隻家庭game 《動物森友會》,又要睇攻略,又要開發荒島,又要俾三隻資本獸狸貓壓榨,又要借錢買樓;一邊係海邊釣魚撲蝶,一邊打鐵做木工還債,讓小孩子體驗資本主義的好與壞,好不寫實。

 

第二樣是執電腦。相片及電郵是都市人兩大雜物堆,每日新增的總是多於刪除的。儲存及備份是重要事情,本機、異地、雲端三樣做整是萬無一失。IT知識是現代人的基本能力,當記憶力已經外判給Google,習慣了求其打啲拼音搜尋一下正確字詞,具備網上快速資料搜尋能力的人,便可以自封專家不求人。

 

第三是讀書。積左塵嘅書都喺時候拎返出黎睇,尤其是未睇完但又會積金嗰啲。筆者有時都會睇返自己以前啲文章,睇下有冇新睇法,又或者有什麼補充。努力完成今年書單。

 

第四是。不少人因疫情重燃在家煮食,一邊睇youtube 及 facebook ,一邊跟住做,材料器具一律上網買晒,工多藝熟下練成一兩味拿手小菜,幾十年後可以向下一代炫耀一下。

 

第五是慳錢。平時啲貴價消費大多絕跡,大家可以知道自己最基本的每月開支,分開需求及欲求(見此) ,幫助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。

 

 

 

小結:

 

全人類呢幾千年都習慣忙碌,依家有幾個月避靜一下;以往大家幻想的提早退休,原來呢幾個月已經預演緊。

 

失去了工作的,阿Q一點當自己裸辭,是時候尋找一下新的收入點。肺炎疫情重創了做服務行業的人士,最先進最現代的第三產業,輸給了製造口罩及厠紙的第二產業及種米的第一產業。更進深一點,「錢揾錢」倒轉來是「錢蝕錢」,槓桿及貪婪再放大盲點及脆弱,令人反思以往的人生時間白廢了於什麼地方。

 

是次疫情讓筆者都有投資損失,恐怕這類損失將來仍然會出現;但是次疫情讓很多人與家人朋友更為親近,恐怕將來未必再有機會遇到。是危還是機,是禍還是福,其實視乎大家以什麼態度去生活。自己尋找什麼才是人生快樂及意義的根源,可能是大自然要人類在這段時間停下來去檢討的事情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Image from www.thestar.com.m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