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受波幅的鍛鍊

承受波幅的鍛鍊

 

本站的早期文章討論了很多回報及波幅,都是希望投資前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,與及投資策略的最大跌幅

 

例如港股的按月波幅為7%左右,即最大跌幅大概為35%至70%;而美股的按月波幅為4.5%左右,即可以最大跌幅23%至45%;至於強積金,第7招50:50的按月波幅為4%左右,最大跌幅為20%至40%,即使今年(2022年) 跌市,都未碰到此跌幅的水平。

 

個人投資方面,大家又有沒有先計算自己所運用的投資策略的按月波幅?所運用策略於2022年上半年的回報表現如何?有沒有出現最大跌幅的水平?

 

2022年股票及債券出現下跌,一些股債混合的投資策略都碰到最大跌幅的水平,很多人此時便躺平放棄投資,半年蝕了十年收入,買屋結婚退休成為泡影,更甚者之前借錢去投資,現在一身債,要斬手指戒賭云云。

 

筆者閱讀過一本書,書內說「volatility is the currency of performance」, 即是沒有波幅就沒有回報,要了解自己對最大跌幅的承受能力,平日升市時只能在腦內幻想,現在跌市時便能親身感受

 

如果現時的資產跌幅還算是自己能夠承受的話,便要堅持執行已有的策略:是人棄我取的話,就繼續人棄我取;是進行趨勢的話,便繼續順勢而行。這些大時大節,大風大浪中繼續按航程去行駛的經驗,是十年八載才能經歷一次,是很難得的寶貴經歷。多年之後回過頭來,便知道捱苦的艱辛及可貴。

 

 

有一件事是虧損不要去做的,就是去自忖今天損失了多少個月的薪金,心算今年的損失要多少年才能賺回。筆者都經常落入這個心算及自責的魔障,明知這種對過去的計算是對眼前的投資策略執行無補於事,但心理上仍是要去計算一下。

 

跌市的時期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,可以去進深。筆者除了持續鑽研crypto 之外,在大通脹時期,筆者對能源及managed future 去加以進深。將投資物多元化,將投資策略多元化,是降低波幅最有效的方法。雖然能源及managed future 於強積金的應用是零,但都可以作為個人投資的補充。

 

香港投資界媒體對股票以外投資物涉足甚少,筆者未見有大師/KOL/教班阿sir 講managed future,亦沒有講及如何衡量投資策略的風險如何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,KOL只會於股票下跌時說自己以經於下跌前賣晒,或者大師預計到會下跌而做了對沖及反向這類神技。

 

這個跌市時期,是學習承受波幅的時間,筆者認為起碼有一點可以做,就是將睇報價機的頻率,與睇強積金戶口的頻率同步。例如是一個月才睇一次強積金的話,便將睇報價機的次數變成一個月一次;反之,如果要日日睇報價機才安心,便增加睇強積金戶口的次數到一日一次。

 

強積金是大家的退休金,如果都不聞不問,跌市時都不睇,完全沒有波幅的壓力的話,便要將這心態應用在個人投資這個領域,應該更為有用。